国庆小长假家庭聚会,家里来了很多大朋友、小朋友,非常热闹。孩子们聚在一起,自然少不了你追我赶,跑跑
跳跳,我就发现每个小朋友都不一样。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童童小朋友,除了长得萌,性格也很讨人喜欢,尤其是一张小嘴巴,巴拉巴拉,一开口就让
我们这些大人惊讶。她才5岁,说话像个小大人,懂得词汇也很多,几乎可以和每个人流畅沟通,乖巧懂事、情
商也很高,在众人面前表演起节目也是落落大方,惹得大家都说,这样优秀的“儿媳妇”必须提前预定!
不经意间,我总能听到大人对她啧啧称赞:这孩子真不简单啊,怎么教的!?
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明白一个道理: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太重要了,它就像孩子的一张名片,会陪伴孩子一生,那
些能把话说清楚、说漂亮的孩子,真是的一开口就赢了。
而我们平常遇到的很多小孩子,去到陌生场合总是躲在妈妈身后,不主动打招呼,说话不流畅,不自信,甚至干
脆不开口。
其实,这刚好是目前教育无法顾及到的空白点,在学校里,孩子除了上课回答问题,几乎没有机会来锻炼自己的
语言表达能力,而回到家里,家长们会给孩子报琴棋书画等的兴趣班,几乎完全忽略了孩子语言能力的开发。
关于童童为什么这么优秀,我也特意问了童童妈妈,她说:要说有什么特别的教育方法,也并没有,我和她爸
爸也不懂教育原理。经过不断的追问,闲聊,我发现精心培育和任由孩子发展还是有区别的。
我认为童童的爸爸妈妈在教育、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至少有3点做得非常好,值得很多家庭学习。
第一点是心态平和,不焦虑,不急躁,跟孩子平等对话,永远主动倾听孩子,鼓励孩子表达自己;
第二点是毫不吝啬对孩子的夸奖,总是对身边人和物表达赞美;
第三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被90%的家长忽略的一点,那就是多给讲故事,一有时间就坐下来读绘本,让
孩子跟着重复,这一点是我特别推崇的,因为故事情节和内容都是经过专业人士精心设计好的,是智慧的结晶,
通过故事,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但很多家长可能并不认同,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孩子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听故事能干什么呢,浪费时间又学
不到东西,考试也不考故事,还不如学点有用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是否也是这样的想法呢?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故事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喜欢听故事,科学研究表明,比起各种枯燥
无聊的教科书、纪录片,我们的大脑更偏爱故事,更容易记住故事。
当孩子听到一个好故事时,会立刻被故事情节吸引,大脑中负责处理动作、视觉、听觉甚至是嗅觉的神经中枢都
会被激活。故事一般都是因果结构,很容易记忆,只要记住一个情节,就可以联想到下一个情节,因此,故事对
孩子的记忆、情绪、思维能力都有帮助,让孩子听故事,绝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孩子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重要环节。
一个好故事能帮助孩子认识世界,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塑造良好的品格,比如桔子小班学前阅读课中就精选了
《妈妈的礼物》,通过3个孩子简单的对话,呈现出一个充满亲情、充满爱的温暖家庭,孩子听完这个故事就会
懂得家人之间的爱、分享和付出,回到现实生活中,他就会思考,爸爸妈妈为我做过什么,我要如何感恩爸爸妈妈?
故事《夜晚的颜色》也非常有趣,孩子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认识世界同时发挥想象力,在乐趣中探索知识,学
完这个故事,再回到生活中,他就会多了一些洞察力,懂得发现美,欣赏美。
很多家长会说,我们没时间,没精力,也不懂得怎么引导孩子学故事怎么办呢?在桔子小班的课堂里,由4-6个
龄小伙伴一起学习,老师会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再配合动作演示,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记住具体情节,理
解故事之后,再和小伙伴们角色扮演,再次呈现这个故事,从而形成知识的输入和输出闭环,培养孩子清晰的逻
辑思维能力。
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一张会说话的名片,能让孩子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机会。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仅是一门技能,也无形中提升了语文水平,更能帮助孩子增强对美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即使在未来人工智能时
代,孩子也不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