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信息很魔幻,一边是各种经济下行带来的种种负面消息铺天盖地,另一边又是房价要暴涨的恐慌。有人形容说,买了宝中的中产晚上高呼前海扩容后将带动宝中赶超深圳湾比肩曼哈顿,房价必上20万;到了第二天早晨又看到种种经济负面消息后担心吃不起猪肉还不起房贷还可能失业。
大家的收入和预期在下降,但核心资产和生活成本依然在高歌猛进,这就是当前的魔幻状态。
我形容为穷不能独善其身,富不能达济天下。
这种进退两难的地步,我觉得是多个层面的因素造成的,比如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地域差异等等。当前的问题在于,人们可选择的生存方式越来越少,进入了一种同质化的竞争,即获得一定的物质条件,唯富论。
年轻人婚恋难的原因在于穷。
今天的年轻男女并不比890年代的人好,可能大家都很有趣,很会玩,也有受过高等教育,独立自主,但回归到恋爱婚姻问题,不管男女,都摆脱不了两个层面,一个是精神匹配,另一个是欣赏匹配。精神匹配包含很多,比如聊得来,这非常重要,需要三观比较一致,有相似的审美,生活方式,兴趣爱好,能玩的到一起,这是一个重要前提。
欣赏匹配呢?说空泛点,就是优秀。何为优秀呢?如果你是在谷歌这样的外企,或是bat,当然算优秀,霸道总裁就更优秀了,那如果是家里有钱呢?如果你不是个纨绔子弟,普遍性会认为你优秀。但是,如果你并不是在某个地方特别突出,且并没有积累一定的财富或可无预见性创造财富的能力基石,对方很难认为你是优秀的。比如你很有趣,有一个独特的兴趣爱好等。当然,如果你是哈佛毕业的,即使现在负债累累,但是你未来创造财富的几率是可确定性的,你也非常优秀。
对于女生也是如此。美并不代表优秀。一些男权主义提到厂妹时往往嗤之以鼻,即好皮囊并不代表美,得有好的审美,谈吐,气质,知识修养,而这些其实都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来获取和沉淀的,聪明的小三不是花钱去整容,而是跟着大佬去哈弗之类的进修。
所以今天年轻人单身的很大问题是因为穷,是因为社会的唯富论,如果大家都穷,不如单着好了。反而一些单纯的男女,不谙世事反而在一起过得挺好,而看懂了生活得真相反而热爱生活的人,根本做不到看懂了爱情的真相还去追求爱情。
这不是谁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唯快富,唯暴富带来的后果就是如此,整个经济文化,生存环境就是如此,你想独善其身,未必还有这样的生存环境,逃离北上广只需要一张高铁票,但逃离后能否获得宁静的生活,下一代又会面临怎样的困境,都是我们不能承受的。
有人谈到中国与国外的一些差距,我认为好坏都有,固然有中外文化的一些本质差异,包括一些自由制度等之间的差异,但更多的还是生存方式与生存土壤的问题,很多人可以终其一生做一个昆虫爱好者,钓鱼爱好者,或者逃离都市在河流边建一个小木屋开始宁静生活,但在中国不现实,缺少这样的土壤,缺少百花齐放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只剩下一种,赚钱结婚买房买车还贷款供小孩读名校然后继续循环下去。
经济下行也带来中产的焦虑,毫无疑问,核心资产未来将迎来新的变化与波动。今年在股市尤为明显,部分白马权重股开始受到压制和抛弃,他们代表着中国的核心资产,最典型的就是地产股票。而一些代表了基础消费的股票开始受到追捧,尤其是猪肉类,股价报复性上涨,都代表了大家对未来经济的隐忧。
房价是都还会上涨?从长期来讲应该是,但从短期来讲,会深陷泥潭,本质上是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会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状态,不一定会很坏,但好是不可能的。这就像已经缺少新的助推器的火箭一样,已经是强弩之末,需要修复一段时间后等待新的发射动力。
对于当下的每一个人来说,激进投资已经不可取,可能你会获得一些收益,但如果出现高风险,你无法承受这个风险,那么损失会非常大。这就好像你只有5000筹码,是你全部的本钱,你梭哈的后果是赢了只是刚好改善一下,输了等于死掉。这时候稳住就是赢。
雨季来临后最适合修身养息,沉淀学习。如果未来五年后,经济开始复苏,前期的准备工作就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获得超额的回报。
不管怎么说,当代的现状就是如此,不管你看透了什么,你除了去适应和改变,别无他法。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透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保住你的希望和热情,等待春天,我懂得所有的黑暗,但我依然热爱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