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时代

没想到吧,你的设计水平还不如小学生 上篇

粉时代

有个段子说一名设计师因为加班太多突然晕倒许久没有醒来;

结果同事见状便对设计师说:“你的设计稿已经通过了。”

设计师果然慢慢醒了过来,开口第一句便说:”那尾款可以结了吧。“

虽然是段子,但是也是异常地写实。

老余读高中时看着一群小姐姐们拿着报名表主动申请转为美术生,颇为好奇便跟着一起去报名看看;

结果真正轮到拿着报名表排队找院系负责人签字的时候最终怂了;

毕竟天生就没有画画的天赋,还是对文史更感兴趣。

搬砖多年后,碰到的所有设计师们都有同样的感慨:“以为设计师最重要是创意好?其实是要脾气好。”

相对于文员、行政、销售、内勤等职业而言,设计师因为技术与工具等原因,还是有一定门槛。

论PS技术,老余也是个渣渣,而且网上也有很多专业的PS教程,所以老余肯定不讲PS。

老余更要说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之中,开店的设计相关的基本原则,基本常识,以及一些可取的方式方法。

一、面子设计

一个店铺开门营业,店招的作用毋庸置疑;

说到店招设计的时候又分三个派别,分别是中规中矩派、豪放派、“sex冷淡”派。

中规中矩派的设计最为简单,基本上直接是店名加联系方式;

店招大一点的或许还可以加个LOGo或一两句霸气自嗨的文案。

豪放派的设计会另类一点,通常会有不少原创或“借鉴”的元素素材在其中;

这方面日本岛国的店主们的脑洞比较大,做出来姑且不说设计感如何,但很容易让顾客记住。

尤其是当不知道在哪里的时候,会直接说:“你看到那个大大的章鱼,那就是那家店了。”

“Sex冷淡”的设计风格则是随着这些年苹果手机公司的日天日地情况下出现的另一派别;

包括无印良品等等这些都是”Sex冷淡”风格的主要代表。

在这种情况下延伸到不少奶茶店、小吃店也渐渐使用上这种店招装修风格。

老余不评价这些风格如何,毕竟各有各的特色与优势。

店招的设计是为了让顾客能找到或者知道你这个店是做什么的,提供什么服务;

如果说设计得非常有美感,但是消费者从远处看不到你是个什么店,那么再漂亮的店招也只没起到多大作用。

所以有些如果卖小吃、中低档的餐馆这类型的店,那就没必要做得那么小清新与极简“Sex冷淡”主义;

还不如直接大大地写上“好吃不贵川菜馆——米饭无限量供应”这样的店招来得更吸引人。

毕竟你所开的店铺的目标群体是平价消费的普通民众,店招做得太小清新会直接劝退一批本是你目标群体的顾客。

如果是宠物店、甜品店、咖啡店之类的,店招则一定不能像刚举例的川菜馆那样,

说起来店招的设计无非就需要尊重一个要点:

什么样的商品与服务提供直接影响到你店招的装修设计风格;

把你店铺主营的方向以比较连贯的逻辑方式告诉设计师;

越明确越细致,设计师越便越能用艺术的方式替你表达出来。

不过现在一些靠主干道街边的店铺店招的设计也越来越不能自主发挥了;

当统一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或者说要举行大规模的活动时,沿街的所有店招都会被全部拆掉,统一安装成同一风格样式。

武汉市内因为刚不久前结束的军运会,多少靠街边的店招被全部统一。

二、里子设计

老余曾经听过吴伯凡与梁东先生的访谈节目中,曾经谈到过吴伯凡先生的一个与设计有关的经历;

就是吴先生的朋友在西班牙想开一家餐厅,不知道室内装饰装修与设计要如何操作;

于是联系上中间人前往传说中平效与米效最高的西班牙伊维萨岛餐厅参观学习。

吴伯凡先生的朋友在那里呆了一天时间,感慨最赚钱的餐厅设计果然与众不同。

首先光严格执行吸烟就餐区与非吸烟就餐区就足以让老余好感倍增;

至于人流的动线设计,洗手间的水温温度、专门的服务人员等等这些也都是基本操作。

餐桌与餐桌之间间隔距离完全一致,那种距离既不会显得冷清,但又无法听到隔壁具体的谈内容,绝对保持食客间的谈话隐私。

餐厅地板上的图案图纹如何搭配设计,拼接区域如何处理皆有对应的讲究之处;

吴伯凡先生的同学在与店主聊了聊还说,除了就餐区、表演区、吧台区、迎宾区的冷暖色调的搭配充满了设计感之外;

音乐播放曲目的选择,整个餐厅的色调灯光颜色也需要精心设计。

通过灯光与光线的调整来烘托出不同的气氛,甚至能根据重大节日的特征来与灯光一起营造氛围。

我们普通人创业开店能开起来就很不错了,拿到的位置、预算、设计师的水平都难以与顶级餐厅相提并论。

真的去学习顶级餐厅的设计装修,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并没有太多的可借鉴性。

那么退而求其次,可以多去KFC与麦当劳这这两类快餐店也够了;

这两家连锁店的设计、冷暖色调搭配、动线设计、音乐播放、桌椅位置摆放在快餐界也是数一数二的。

一般暖色调一般为红橙黄这些,会让人感觉温暖、激动兴奋;

冷色调一般为绿蓝紫,给人感觉的是沉稳、安静、凉爽之感。

这些基础的认识以及大众对这些有着高度认同感的东西还是需要想办法执行下去。

那如果说要是连KFC的档次也太高的话那又当如何呢?

那就只能让内部设计能保持整体干净、整洁、外加稍加点缀也算是有着不错竞争力了。

三、点缀的重要性

有经验的设计师与经验一般的设计师在技术上可能不存在多大的差距,更多的便是在一些细节的设计之上。

老余曾经借用武侠小说中的,普通少林子弟打出的少林长拳与少林方丈打出的少林长拳招式虽一样,但给人的感觉以及杀伤力就是不同。

许多经验不足的设计师将主要素材设计完之后就直接交稿了;

资深设计师则更多会通过细节或点缀来达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文案的字体设计、画面留白区域的装饰等等都可以算是点缀之一。

内部整体摆设陈列确定之后,增加一些点缀便会让整个设计得到升华。

有不少店铺正常装修完毕后都是一片干净的白墙,确实是符合老余第二小节所说的干净整洁的范畴;

不过在进入第三阶段的时候要拼点缀与装饰,尤其是一些面向年轻人居多的店铺更是需要有装饰与点缀来互动。

前些年几乎在所有学校附近的甜品店、奶茶店都流行设计一面大的许愿墙,贴上曾经购买过的学生的各种诗词歌赋、情话爱语等等;

这些其实也算得上是点缀与装饰之一,只是现在因为微信朋友圈、抖音的发达,人们已不满足于仅仅让小店附近的人能看到,还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

老余去过一个朋友家里闲聊,本来很平常的装修风格,但放了几个手工做的掉绳,假的蝴蝶使得屋内的电视柜设计更有意境。

另外墙面上还用了一些小的壁画使得整个墙面不再是纯白的单调,而是充满了各种生机,让家变得更温馨。

一问起来这些壁画以及假的蝴蝶皆是在万能的淘宝上很便宜买到。

此时老余还想起刚来武汉的时候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租了一年的公寓后生不如死的经历。

老余租公寓的时候,进到房间里,看到的便是墙上充满年轻人朝气的各种好看的壁画,;

台灯与房灯都是一些很有创意的灯饰,整体看上去相当有感觉;

于是乎签了一年合同,住了进去。

结果潮湿、空气不流通、厕所臭气重、隔音效果差到令人发指;

每天凌晨4点多一群“服务业”的小姐姐们踩着高跟鞋高声喧哗地进出,几乎每次凌晨4点都被吵醒。

从老余的经历来看,这些点缀、饰品所起到的虽然不是决定性作用,但一定多少有些推动性作用。

没事逛逛淘宝,搜索创意饰品、灯具之类,会更让我们感叹,万能的淘宝并非浪得虚名。

结语:

老余几乎没讲具体的设计事项,讲的都是从外观到店内、到点缀的一些注意事项;

这些注意事项差不多都是老余日常观察或者多年走南闯北所积累的些许经验。

但不是所有开店的人都有时间学习PS,自己做设计做海报,还是需要一些专业的设计人员。

而设计其实分得很细,有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家居设计、建筑设计等等不同类的细分,即使他们用的PS、AI、Corel draw等工具都类似;

不管设计师们的工种分得多细,他们最不想听到的都是:“给我设计个店招,要高档、大气、上档次,LOGo要大等。”

他们更多地想听到的是:“我想开一家川菜馆,针对的顾客主要是一些上班族、年轻人,店招、内部设计希望可以更有创意一些,比如从辣椒或火辣美人着手;”

当设计师们接收到这个信息的时候,他们便会开始搜寻、构思一些颇具年轻人喜欢风格的素材或设计方案来参考与延伸。

所以说,设计之中技术或许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设计的思维,以及如何与设计师沟通。